如此多的溢美之词,我都以为自己看的不是一个剧集。你看他们是不是真喜欢这个调调只要把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人物关系,同样的节奏放到国产电视剧上就行了。就问你,主角基本对探案毫无涉猎,就靠旁人不断喂线索,自己为中枪发疯4集,到第6集还在凑主角团这种进度,国产剧可不可以?早被他们把编剧祖宗十八代都问候完了。但是放到外国,哎,愣是一个差评没有。没有,我就来写。
先下结论:这是我看过最垃圾的悬疑剧之一,纯粹浪费时间。
我从屏幕上就可以感受到编剧的巨大痛苦。我没看过原著都能想到它影视化的难度。编剧在极力地把松散的情绪化的大段大段的内心描写努力拼凑成观众关心的事。导演尽量在用各种镜头语言和剪辑及沟通来描摹紧张的复杂的人物关系。然而都无法改变原著不适合影视化的原罪。如果这是正经的英美剧,这个故事3集就可以放完。是的,就现在这个人物关系,这个故事结构,3集,1集1个小时就可以完全说完,而且非常全面。删掉大量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角色,比如那个tmd室友,那个还在不断演进的心理医生,那些受伤同事的家人,那个只出场一次的主角妹妹,另案侦查里的那2个小年轻,……为了凑时间,导演甚至让主角意淫了一段抓捕枪击真凶的梦,里面甚至还有一层人物关系,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使出浑身解数在把这个干瘪的故事尽量拖时间。
你说这个叙事很细腻吧,可是我大多数时候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甚至很早就猜出了谁是凶手,我猜出了这个躺在床上的搭档会到最后拿个笔记本起点什么作用。但是我大多数时候,都是知道这场戏要起到什么作用,我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因为演员们虽然有大段大段的台词,却把关键信息故意留白了,前面不说,但过一阵突然就全说了。他们可以在证人面前说,却硬要单选回到警局去说,他们可以打电话说,却非要见面说。傻弟弟第一时间给了他们最重要线索,一个戴着特殊标志帽子的人,却直到最后一集他们才想起用谷歌搜索一下这个标志是哪家公司。他们甚至去搜索这是一种什么鸟……
我能感受到的就是编剧和导演处处的黔驴技穷,起初一个学IT的叙利亚人,机械降神专业户。你懂的,就是那种精通各种黑客的人物,任何线索靠敲几下计算机就得到了。结果并不是,我很欣慰。这个角色刻画的也很不错。然后呢,卷毛女和瘸腿搭档登场了,好家伙,一来来两个。卷毛女就是柯南,眼睛一亮就开始大段大段的分析。他查了这个,他查了那个,他得出了如下结论。那你倒是表现啊!瘸腿搭档做起了IT小哥,敲敲键盘就把早就得到的信息定性了,轻松查到罪犯公司和减压舱的营救方法及打开方式。
整部剧集我就看到一个点:奈飞是真有钱。随便一个场景都是有专门美术设计的,就连主角梦里发生的地方都是单独场景,单独演员,凶手家的外景遍地死鸟和匀称摆放的浮标都是符合构图的,只去过一次的洗衣店都要专门表现,几乎主角团去过的地方没有重样的,女主所在的减压舱里面是真的刷漆装修过的。这样多有可辨识度的场景,都不会在第二季重复利用纯纯拿钱打水漂。这都不是电视剧了,这是个理财产品。这种情况要是放到中国剧集身上,高低要被举报个职务侵占。